【新竹篇】暢遊浪漫臺三線,客家文化輕鬆體驗!人文氣息滿點,盛夏中享受文青村里小旅行!

2020-08-21 文字:Walker新發現 綜合報導 攝影:Walker新發現 圖片:供圖者 人氣:39,389

近年來網美與文青們最愛的新微旅景點,首推就是洋溢著客家文化的浪漫臺三線了!客委會以參與式設計等方式從桃園、新竹、苗栗和臺中徵選21個村里團隊透過社區擾動挖掘各自獨特的文化特色,並由村里共同創作出專屬的村徽和文化地圖,想知道不同的客家庄各自的私房秘境和人文景點嗎?現在就透過精緻的文化地圖及形象鮮明的村徽造型來一探究竟吧!

【新竹篇】
逐步東行復刻竹東

竹東的街景既平凡又不凡,在雜亂中仍見秩序。每棟房屋、每位耆老、每條街道都訴說著屬於竹東人的故事。在地的逐步東行團隊由學校師生組成,帶著熱情的學生踏遍家鄉,將社區木業、老街及戲院當作學校,將整片土地作為教室,將居民視為老師,透過實地踏查走訪小鎮,以文字、攝影與插畫深刻紀錄竹東。


最孰悉的母語叫賣聲竹東中央市場
屬於傳統客家市集的「中央市場」如同居民們溫暖的大懷抱,曾被撰寫《男人的菜市場》作家劉克襄讚賞:「竹東菜市場是我去過規模最大、最熱鬧的市場!」,多種遵循傳統古早味小吃香氣四溢,如每日限量手工製作的米苔目、粄條、水晶餃、菜包、鹹湯圓、艾草粿等,就連遠道而來的外國遊客們,也忍不住放慢腳步駐足嘗鮮。


洗衫坑小溪呢喃洞窟靜謐
來到傳統的洗衫坑,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樸實寧靜的洞窟,暖和的陽光自小小洞口傾瀉而下,襯出洞裡略帶清涼的夏日情懷,靜靜地在洞裡搓洗著衣物,身旁的河水潺潺和清朗蟬聲,彷彿為午後悠閒時光伴奏。


清涼消暑資源莊冰店
隱藏於中油的資源莊冰店是「資深竹東人」的美好回憶,由枝仔冰串起的童年,更是許多居民沁涼香甜的成長故事。店內的古早味清冰、枝仔冰、漢堡冰淇淋都是盛夏的好滋味,也讓外地的遊客念念不忘。


河濱公園濕地生態保育
河濱公園位於頭前溪畔,占地一百三十五公頃,劃分為濕地生態區、運動公園區、景觀生態復育區以及生態體驗教育區。設有籃球、足球、棒壘球、槌球等運動場地,以及長達二十公里的自行車道,更結合了野生動植物棲地的復育,是周末假日的休閒好去處。



由於林業及天然氣是竹東早期的經濟發展、村徽用火車與軌道帶出竹東特色 、以擬人化的表現加上繽紛的色 彩, 讓人感受到竹東文化的多元交融。以純手繪表現復刻老竹東的風華地景,將曾經熱絡的產業及文化遺跡及景觀做成記憶地圖,懷舊感滿點!

群山環繞玉山社區
玉山社區舊稱赤柯山,是西部最大的石灰石礦場,社區多數居民早期都從事礦工,對臺灣礦業歷史有著訴說不盡的豐富文化與人文故事,鄰近的玉山溪擁有豐富原始生態,另一項著名的產業是「赤柯山紅茶廠」生產的正統臺灣紅茶,行銷全球數十國,現在仍然保留著優質茶園及製茶技術,絕對是茶中極品。


礦業遺跡展示深入體驗礦文化
玉山社區利用閒置老建築物作為礦區博物館,展示當年礦工使用的工具、採礦模擬場景,並紀錄礦工故事、社區與礦業的緊密關係等,除了可以讓年輕一代了解採礦歷史,也能讓遊客深刻感受不同於其他客家農庄的風貌。


枝繁葉茂百年銀杏
位在關西鎮玉山 里十一鄰赤柯山 路旁,這棵兩百年的老銀杏樹經常吸引路人駐足,因為每當滿樹金黃燦爛的樹葉隨風飄落,就能形成一幅落英繽紛的美景,樹下隨便一捧就是一堆漂亮的扇形葉片,連知名戲劇製作人周遊也曾慕名到訪。



村徽用玉山社區特色礦業做底,加上台灣少見的纜車式流籠及社區特有的刺柯樹,強調獨特文化與自然元素。地圖結合時間軸線概念與發展歷程配置,區塊式說明「關西台灣紅茶」及「玉山石灰石礦場」的地方創生定位。

豐富文化亮點上林社區
上林里是結合「上」橫坑聚落與坪「林」地區聚落組成的開放社區,居民大都務農為生,有美麗的埤塘景致、觀光果園,保存完整三合院建築和40年代天主堂,人文地景等資源非常豐富。關西鎮上林社區發展協會希望透過耆老訪談和實地踏查,將這些文化資產以文字描述下來,並繪製成導覽地圖,讓遊客以深度遊覽方式為社區注入新活水。


范仲淹後代老屋餘慶室
餘慶室為拓墾先民范汝舟仕紳所創建,已經有百年歷史,坪林范家是北宋大文學家范仲淹的後裔,十分重視教育、樂善好施、造橋舖路、捐地蓋廟,被當地稱讚為積善人家、必有餘慶,因而名為餘慶室,來到這裡進行古蹟探索既能發現客家傳統住宅之美,聆聽耆老解說也可以了解范家的祖傳智慧。


坪林天主堂典雅美麗
民國47年,加拿大籍戴愛華神父向本地仕紳范朝燈購買農地,建築這座莊嚴神聖的哥德式聖堂。來到園內會自然感受到教堂莊嚴肅穆的氛圍,理解教義中分享、奉獻之美,庭院大榕樹下則是許多大小朋友乘涼、談心的好地方。


遠近馳名元和宮
坪林元和宮奉祀三官大帝暨眾位神尊,為祈求五穀豐收、闔境平安,每年由爐主輪值,辦理祈福、完福、拜斗事宜,四周充滿鄉間景致,是本地的信仰中心。


特殊祭祀儀式保留傳統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下午2點到4點,元和宮的信士會將祭品吊掛於圓形鐵製吊環上進行普渡,這樣的祭祀方式源自於1930~40年代新埔義民廟的中元祭典,因為當時十三聯庄的信眾多,供品台的空間不敷使用,廟方於是製作竹架將祭品重疊掛於其上,增加擺設空間,也形成了一大特色。


老圳引水「穿壟」地景勘查
客語俗稱的穿壟是指穿山越嶺的百年老圳,先民克服萬難,鑿山引水,灌溉坪林地區良田百頃,是農村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


雙連埤塘
位於坪林通往上橫坑的馬路兩邊,一大一小的雙連埤塘椰林倒影,池中飼養大量魚類,早期提供灌溉、養殖、休閒釣魚等功能,在傍晚夕陽餘暉映照下,景色美麗怡人。




村徽中果實累累鳥語花香,為上林社區的重點產業柑橘,中心則是傳統三合院建築「餘慶室」。文化地圖藉由手繪風格將聚落樣貌具體而微的呈現,希望能將上城社區的樸實魅力及文化景點讓造訪的人挖掘探訪。

交通樞紐雞林里
鷄林里是各地區來往的必經重鎮,過客人潮也造就了當地繁華商圈,其中林業、天然氣、水泥、玻璃是早期帶動竹東地區繁榮的四大產業,隨著發展轉型,目前由新竹縣政府規劃重新建設為竹東藝術村,周邊也漸漸形成屬於新時代的商圈內涵。


百年老樹與舊河道遺跡
位於頭前溪上游的竹東河濱生態公園面積約150公頃,早期只以石頭堆砌成石堤,每逢颱風豪雨,就會因為大量雨水穿堤淹沒整個鷄林里,近年來拓寬河堤及使用水泥加強防護,讓周遭居民得以安心,也讓這個區域成為民眾的休閒綠帶。


竹東藝術村讓老產業再展新風情
竹東文創藝術村由台鐵宿舍改建而成,陸續進駐的工坊、市集、布行等不同產業,取帶了過去荒廢的景象,共同創造出一個新的小型生活圈,也吸引遊客在此深入了解竹東的早期產業源流。


竹東天主堂濃厚歷史意義
新竹縣竹東天主堂又稱「聖母無玷天主堂」,是台灣光復後新竹地區所建的第一座大教堂,由西班牙籍耶穌會神父安徽德主持,建物以灰色牆面為基底,外觀有著著歌德式尖角開窗、圓形玫瑰花格窗和高聳鐘樓,建築設計為當地帶入異國風情。


樹杞林文化館社區營造精神象徵
竹東之舊名為「橡棋林」,亦稱名為「樹杞林」,是早期先民至當地開墾初期,發現此地橡棋樹繁茂成林故而命名,樹杞林文化館的前身為新竹縣農產品展售中心,經由公所精心規劃全年度的藝文展演活動,重新定位為結合藝文表演、展覽、教育活動等功能的公共會館。



圖徽配合地名強調「雞」字的特別印象,並且設計雞的雞冠就是竹東火車站的站體,借形趣味表現。文化地圖中突顯鐵道,河濱公園和聚落據點,表現雞林里溫暖且充滿人文氣息的林業及鐵路文化內涵。

南埔社區富含農村在地文化
南埔村保留了許多極具文化及美學價值的最佳人文資源,像是百年歷史的古厝老屋錦繡堂、石爺祭系列文化活動、迎古董、鹹菜季等,可從中了解地方信仰與農村生活的密切關係。時代轉換,南埔社區發展協會現以發展有機友善農業為目標,並致力於保存與維護南埔村現有完整的農業生產環境。


百分橋祈求萬事圓滿成功
百分橋原名南埔橋、雍伯橋,是南埔對外的重要通道,從最早期的竹搭橋改建成吊橋、水泥橋到今日的鋼造景觀大橋,見證了南埔的發展。橋上的100圖騰是為了紀念北埔國小當時的100週年校慶,名稱也因此成為了如今遊客到此祈求圓滿的百分橋。


南埔圳及農村珍寶百年水車
南埔埤圳全長三公里,引大坪溪水入圳,圳水流至總汴頭後,分流成庄內圳、山下圳、坔排圳,灌溉南埔一帶約60甲水田,而為了因應北部多山多梯田的環境,水車就成為鄉村重要的灌溉工具,現代水利灌溉技術進步,具有百年歷史的水車則成為社區景觀營造的觀賞亮點。


活水泉源總汴頭
一般水圳從上游到下游,凡設有水門之處就稱為汴頭,總汴頭就是水圳最上端的水門,是分圳水入支渠的地方;各支流圳道的寬窄是依灌溉面積大小的比例來定,庄內圳灌溉面積較大的因此支圳也就比較寬,是農村常見的景觀。


石爺公庇佑孩童
石爺又稱石頭公、石聖公,許多人家的子女從小身體不好,就讓小孩拜石頭公為義父求其保佑。信眾用紅繩串ㄧ個銅錢、或者在石爺旁檢幾粒小石子裝入香包中,掛在脖子上稱作「絭」,據說可以驅魔避邪,地方上的習俗每年石爺誕辰日去祭拜並換新紅繩叫做換絭,一直要到滿十六歲時才得脫下,叫做脫絭。



南埔社區一直以來有北埔鄉「穀倉」美譽,村徽因此以稻米、百年南埔圳和百分橋作為主軸。文化地圖採用如同闖關遊戲的索圖尋點編排方式當作設計重點,配合社區內規劃的遊程活動,帶入特色景點、業者及生態景觀。

小鎮風光北埔鄉埔尾村
埔尾村位處峨眉湖北側的丘陵上,是北埔鄉人口聚集的住宅區,也是北埔鄉往寶山鄉的必經之地,客家人佔北埔鄉人口數的三分之一。埔尾村傳統人口大多是祖先來自廣東省的客家人,最早是以彭姓家族為主而慢慢形成的聚落,因為是由北埔逐漸發展過來的聚落,故稱之為埔尾莊。


北埔三角公園人情溫暖
三角公園其實是一個迷你綠地,但在北埔卻是無人不知,公園的主角就是一棵老榕樹和圍繞它四周的椅子。數十年來,每天一早迎來許多長輩聊天聚會、又送走一批批趕著上課的學子,無論春夏秋冬,總是有往來居民在樹下消磨一整天,可以說是埔尾的露天咖啡廳。


藍鵲書房肩負文化傳承重任
藍鵲書房店長高美玉和先生阿萬,早年整修了位於中正路尾的一間老屋診所,屋內日式木造與水泥建築共存,美麗古典的鐵花窗,加上洗石子彎曲有致的樓梯,有著一股說不出的迷人風采。原先在老屋裡經營拾樂坊咖啡館的兩人,後來深深為山城的文化與歷史所感動,希望能成立一家書店,把客家文化的日常與美好透過書本與展覽傳達給過往的遊客。


洗衫坑水質清澈
位於埔尾村十一鄰當地崇德堂附近,有一個自然湧泉的大水井,水量豐沛,成為婦女聚集洗滌衣物的地方,因為客語稱衣服為衫褲,所以就被稱為洗衫坑,可以到此感受古早生活的型態。


慎終追遠彭家大宗祠
放置於北埔彭家祠的彭姓祖先牌位來自全臺各地,目前北埔彭家祠共約有770座祖先牌位。彭祖的祖先牌位放在3樓受臺灣彭姓族人祭祀,彭延年的祖先牌位則置於2樓的正中位置,北埔鄉彭家祠舉行春祭與秋祭儀式時,均會恭讀【延年公家訓】。



村徽以埔尾村特色地景五指山和鵝公髻做為底圖,化作巨龍環抱村落,稻田及果園有著土地公廟的守護,展現村里意象。文化地圖設計以客家藍衫做為底圖,將村里動線巧妙的配合藍衫上的線條設計,將特色業者、景點和重要節點標示進去,製作成獨一無二的客家村里文化地圖。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窩客島官方LINE:https://lin.ee/CNXVF2Bf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為你推薦

登入即可繼續觀看為你推薦,並瀏覽符合個人興趣的文章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