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客好文

高高

發表篇數:270篇

文章類別:旅遊-國內旅遊

縣市地區:台北市 > 中正區

造訪商家:

撫臺街洋樓

phone02-2314-8080
place台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作者本次評價:
5.00
環境設備
5.00
服務
5.00
交通便利
5.00
CP值
5.00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鄰近北門郵局北門,剛好可以作為一個順訪。
 
 
題外話,
 
我一直以為只有高雄才有違停很嚴重的問題,沒想到在臺北街頭也會看到,
 
撫臺街洋樓是古蹟,在騎樓下有『古蹟前方禁止停車』等字樣,
 
再加上更不用說的在撫臺街洋樓前面也有劃上紅線了,
 
但還是有一輛汽車就這樣大喇喇的違停在此處,實在是讓人看了直嘆氣。
 
 
『撫臺街』一詞起始於日本時代,
 
源自洋樓所在位置以南曾為清朝巡撫衙門座落的區域,
 
故稱之此洋樓為『撫臺街洋樓』。
 
撫臺街洋樓於1910年興建,為商用建築,
 
是現今臺北城內現存年代最早的民間商用建築之一;
 
此洋樓一樓是以石頭砌建,二樓由木頭構成,相較於其它房舍顯得較為特殊醒目,
 
在1940年後,臺灣人以臺語暱稱洋樓為『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的設計上運用了許多大型建築常見的元素,
 
像是老虎窗、馬薩式斜屋頂及半圓拱廊,
 
洋樓內部則是採用檜木結構,是其建築風格特別之處。
 
 
撫臺街洋樓內部有開放遊客免費參觀,並且也不定時舉辦各種特展,
 
我們參觀的這天剛好有『凝視地景 北門誠記』的特展,
 
展出了許多攝影師攝獵北門絕美景色及富有紀念意義的歷史照片;
 
除此之外,洋樓內還有展出臺北城過去的手繪地圖,
 
我們看著舊地圖對照現今所在處的位置,覺得頗為有趣。
 
 
在另一個展區內則是詳細介紹了撫臺街洋樓(石頭厝)的歷史故事:
 
1910年高石先生興建了洋樓為商用建築,同年高石組擴大經營成本,
 
改組為多人共同入股的合資會社;
 
1937年高石組搬離洋樓,改至朱厝崙二二六番(今臺北朱崙街一帶),
 
繼續在臺灣經營土木營造事業及投資事業。
 
1937-1945年『佐土原商會』搬遷至撫臺街洋樓,
 
此商會販售中國及日本的進口酒、煙草、酒品製造機械、
 
度量衡器、計量機、滅火器、軍用木器、農業藥品等商品。
 
1950-1990年國防部接管了撫臺街洋樓,
 
規劃為軍務局眷屬宿舍,居住在此者均有軍職,
 
此時期並陸續將石頭厝後方的附屬建築物改建,
 
為了讓六戶人家居住而增築歷史隔間。
 
 
撫臺街洋樓在1997年指定為市定古蹟後,
 
2000年底遭受到火災,建築物嚴重受損,
 
直至2007年才修復完成。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臺北】中正區。撫臺街洋樓(石頭厝)
 
 
 
 
 
撫臺街洋樓
 
02-2314-8080
 
臺北市中正區延平南路26號
 
開放時間 週一-週六 10:00-18:00
 
(週日休館)
 
 
 
 
 
 
 
 
 
不懂美食,不懂攝影。※只是單純用照片紀錄生活※   
 
《《 轉貼連結可自行取用,不用再詢問 》》
 
《下載照片或引用文章,請勿任意卡掉或塗抹移除相片上網址名稱及務必全文引用並註明出處。》
 
有事找請mail給我『cloudykao30@yahoo.com.tw』或至高高的花攝日記粉絲專頁留言給我。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窩客島官方LINE:https://lin.ee/CNXVF2Bf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為你推薦

登入即可繼續觀看為你推薦,並瀏覽符合個人興趣的文章

留言
0 則留言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