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孤獨的孤獨美食 x 越窩越好。

2020-11-11 文字:生活消費中心 綜合報導 圖片: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人氣:9,277

彷如睡著了,萬華南機場國宅似乎四季如此,此時2020年10月下旬,天氣微雨,聽說颱風有經過,共伴效應天氣陰陰涼涼;傍晚時分,越南新住民小星星(本名:阮玉釧)正忙著,她幫我們做越南河粉。這家小吃店名叫「越窩越好」,顧名思義賣的是越南小吃。


小星星說:「這種天氣吃有熱湯的最好。」我們請她推薦一道店裡最受歡迎的小吃,她是這樣回答的。我們知道她常常在研究越南餐點,本來期待聽到「很厲害的」,沒想到如此「家常」。

「我覺得她不是很會賺錢的人。」育欣是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負責小星星的培力,「她是一個很會回饋別人的人,受到多少養分,她就會回饋給他人。」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是深耕萬華的組織,在南機場國宅開設「新安據點」,提供社區青少年課業輔導和積極陪伴;因為深入社區,他們發現了萬華存在一個很少人注意的族群──越南新住民。

忙盲!以前一天三份工
大約五年,小星星離婚之後一人同時兼顧三份工作,來養活自己和兩個小孩。她早上電子工廠,下午、晚上再到自助餐店或小吃店上班。日復一日,她實在無法照顧小孩,只好把小孩送到「新安據點」。「我們是透過小孩,發現原來萬華還有這樣的族群。」後山在萬華蹲點超過15年,是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資深社工,卻是從小星星身上,才了解在萬華地區,有一個族群「沒被看見」!

在萬華生活的越南籍新住民,大多是婚姻移民,來台灣的時間最長超過20年,有些新二代已經上大學了。她們的人生,像陀螺一樣,圍繞著兩件事團團轉:帶小孩、賺錢養家。實際跟她們接觸的過程中,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發現,這些新住民在越南就屬於經濟弱勢,來台之後沒有其他謀生能力,很多人選擇餐飲業,且都是很基層的勞動者。其實,他們能找到的工作,對我們而言只能算是打工,微薄薪資逼得她們只能「靠時間換取金錢」。以小星星為例,早期她同時兼三份工作,假日還去做清潔工,這樣的生活型態,維持長達5年。

想像一下,從大一到碩一這段時間,你能每天打三份工?假日也不能喘口氣、去跟同學朋友聚會,你會怎麼辦?這是我們天龍國的一個真實角落、一個「沒被看見」的族群;週休二日對她們而言是種奢望,沒工作就沒錢,是最真實的寫照。育欣說:「她們平常都忙於生存,沒有機會跟別人連結,跟別人認識;她們沒有辦法互相幫助,又或者為自己的議題發聲。」

台灣社區實踐協會時常舉辦活動,幫助解決社區弱勢族群的生活需求,例如「租屋說明會」這類攸關權益、政府補助計畫,協會「都不會看到」越南新住民的身影,後山說:「她們幾乎得不到這類訊息,根本沒有參與的機會。」有些人認為,政府不是有透過管道在協助這群人?後山有些無奈,「現在這些管道,都要先去上中文課幾個小時,才有申請資格。問題是,這些課都開在晚上,那個時候她們都要帶小孩呀!」

社工育欣(圖後排右一站立者)有時會在店裡初當服務生。照片提供: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共伴而行! 非救助被救助的關係
夏天終於過去,慢慢轉涼了,這種天氣吃越南河粉真的很適合。育欣把河粉吃得一乾二凈,笑著說:「和小星星一起工作,真的會被她養胖。」我們產生一種職業傷害的錯覺,超級中二,又因為想不出正面一些些的形容詞,姑且很老梗的稱之為美麗的錯誤吧。

美麗在哪裡?錯誤又在哪裡?台灣社區實踐協會原本不是做新住民議題,育欣說:「也是透過小星星,慢慢去認識新住民;我們也透過做『打造萬華新南鄉』的議題,更認識越南新住民在萬華這邊,她們的處境是什麼樣子。」不同背景的人,有時很難去感受到別人的困境,就像我們一開始走入南機場國宅的感覺—彷如睡著了。但是,從小星星和台灣社區實踐協會的關係,我們看到的不是救助、被救助之間的互動,更多的是互相學習、互相理解,共伴而行。

育欣在工作過程中,一直覺得小星星這個人,本身就是很大的動能。育欣強調,小星星在「越窩越好」規畫階段,自己主動提出,希望小吃店可以跟社區有連結,是可以回饋社區的,「因為她認為自己在台灣生活,受到很多社區裡的人幫助?。」而且很厲害的是,小星星以前在越南,是不曾下廚做飯菜的,「她是來到台灣非常想家,揣摩以前看越南家人在做什麼,然後把它做出來。」

試著喚醒!沉睡的人際網絡
越南家裡雖窮困,小星星的哥哥都很疼她,不讓下廚。以小星星現在經營小吃店的身手,真的無法聯想到,她曾經也是遠離庖廚的「掌上明珠」!「有東西我不懂,就打電話回去問。」小星星一邊講話、一邊撈麵、下蔥花,架式近乎大廚。她講得很不輪轉,卻很努力,跟我們解釋她的越南河粉,湯頭要熬兩個小時,要加雞骨頭、蘿蔔等等。她倒底花了多少時間,克服心理層面等等障礙,學會這些東西?她的哥哥們又花了多少時間,忍住一些情緒,在電話另頭,一個字一個字教會這個疼愛的妹妹,如何處理雞骨頭、切蘿蔔?

越南到台北飛機大約3個多小時,距離不遠;以新住民經濟狀況,一兩年能回去一次,算是很高階的幸福了。而距離的殘酷,不只發生在地理距離,更多的是心理距離。

我們問小星星,希望「越窩越好」能跟社區民眾產生什麼連結?她微微偏著頭、尷尬苦笑,似乎想在尚無法掌握自如的語言裡,找出最適當的句子,「希望他們不要用『很奇怪的眼神』看我們。」說完這句,她欲言又止,看著地上。

南機場國宅在民國60年代左右,一度也是「新式」的代名詞。那時,十大建設帶動整體經濟效應,整個國家蒸蒸日上;我們現在看到坐在國宅門前打瞌睡的老人,當年可是穿著很蝦趴、放著鞭炮,開心的搬入國宅內。只是,台北都市發展重心,逐漸往東區、信義區移動,國宅舊了老了,巷弄狹小、階梯黝暗,時不時飄著奇怪的味道。蝦趴的黑狗兄、黑貓姊,逐漸無法自在跑跳,只能坐在門口無言的看著你。

南機場國宅成為低房租的地區,也是弱勢族群安身立命之處。居民自顧不暇,要讓一個「沉睡的人際網絡」重新甦醒,談何容易?更別說是對一群來自異國的人了。很多人是用著,小星星所謂的「很奇怪的眼神」看著她們。「我們很希望去了解他們的文化,然後互相尊重。」後山說:「她們其實來台灣也快20年了,他們有很多新二代,我們未來是不是也可以,跟這些新二代一起做些事情,我覺得是蠻重要的。」

萬華新和里里長帶著里內越南新住民、新二代,到越窩越好參訪。照片提供:台灣社區實踐協會

小星星在忙著招呼我們的同時,前後有兩三個客人進來;有兩個講越南話的人,是騎著摩托車來,他們都是點了一碗麵,吃完就走了。小星星用越南語跟他們交談,明顯流利許多。「越窩越好」就如育欣一開始說的,並不期待賺大錢,「我們希望她可以透過這個,可以經濟穩定;第二個是,她可以有更多跟社會的連結,不然她的生活當中就是充滿了工作、養家活口,連陪小孩的時間都沒有。她可以陪孩子,她可以交其他越南姊妹的朋友,可以交到其他社區裡的人。」

我們問小星星開店到現在,有沒有覺得很有成就感?她說:「有些姊妹很有心事,她們突然跑來,然後吃一碗河粉,然後開口跟我聊一些心事。我覺得我們開這個店,也是蠻不錯的。」採訪結束天已全黑,有吃晚餐的客人進來了,小星星開始忙碌。離開前,本來想多問一句:「妳小時候會不會想到,自己長大以後,會到越南以外的地方,開小吃店煮東西給大家吃?」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這問題有一點惆悵。忘了聊到什麼,猶記得小星星靦腆笑著,「都已經來了,就這樣子。」

「越窩越好」一個來自異鄉的孤獨,卻又因進入社區落地而不再孤獨的小店。歡迎來坐坐。

【越窩越好小檔案】
營業項目:越南料理、新住民友善、社區互助
營業時間:5:30 PM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萬大路187巷1弄17號
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VietnamWarmHome/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窩客島官方LINE:https://lin.ee/CNXVF2Bf


加LINE官方好友掌握最新優惠訊息

為你推薦

登入即可繼續觀看為你推薦,並瀏覽符合個人興趣的文章

keyboard_arrow_up